熱門推薦

【日本留學】三分鐘學會怎麼考日本美術大學~那些活在語言學校準備考大學的日子


 
除了讀了一年半從零基礎開始的日本語言學校生活以外,晚上時間泡在專門開給留學生的升學(大學或研究所)補習班。
當時有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慶應大學研究所的補習班老師告訴我,想考到心目中的第一志願,就嚐嚐看「題荒」的境界吧!所謂題荒,就是把市面上所有日語能力測驗、私費留學生留學試驗 EJU 的參考書全部寫完。就是這句話,決定我一年的留學生活方式之瘋狂寫題目。
此外,老師們經常說「來日本留學的人,只有一半的人能達成他們的留學目的。」也支撐惕勵了我偶爾難過放棄的時光。
 

赴日前半年 - 日語零基礎,直衝日語能力測驗 N2

由於剛來日本就接受一年後要考大學的恐慌,經常去池袋的淳久堂跟新宿的紀伊國屋書店爆買留學生專用的日語參考書。特別喜歡的一套叫做——「日本語能力測驗對策,日本語総まとめ」,將聽解、讀解、語彙、文法、漢字分門別類,又安排好每日進度,完美解決我拖延進度的症狀。
另外,我也買了日語老師推薦的「日本語を学ぶ人の辞典—易懂日語詞典」拿來日常爽帥之讀例句使用。然而道上日本大學還在使用的是在當地 BIC CAMERA 買的電子辭典,這種辭典也聽過日本高中生準備日本的會考使用所以非常專業,另可以內裝他國語言,到現在學習法語也在使用。
 

關於留學生試驗 - 日語篇

留學生試驗分成日語、數學、綜合科目(社會學)、生物、物理、化學,依照不同學校要求科目也有所不同。

日語分成了聽解、讀解及作文,時間一共為 125 分鐘。
除了普通的練習題目外,聽解部分,我每天做了 NHK 新聞的聽寫、吃飯時間看日劇、通勤時間聽日文歌。做完練習題後,會把錯的再聽一遍、做聽寫的手續。「聽寫」的重要性在於,這個試驗比日語能力測驗更重視學術性,有些做實驗或解釋社會現象的內容,最大的制限在於將平假名轉成漢字。想像一大堆平假名排列在腦海卻不懂意思即是聽了不好時的窘境,這時用聽寫及製作「漢字片假名轉換筆記」是我聽了變好一點點的唯一手段。
鄭禹彤學姊,日文從零開始,在 JPTIP 學習半年後赴日,目前就讀「武藏野美術大學」。
讀解,平均下來每題 1 分 30 秒。
在錯的題目上,用紅麥克筆畫上文章浮出答案的地方。然後寫下當初怎麼想錯、應該怎麼想對的心得。另外,再把文章精讀一遍,就可以著手完成「讀解詞彙攻略」拿來背啦!無聊的題目之餘,語言學校老師會要求我們天天看新聞寫心得,對於大學的文獻閱讀跟寫作也非常有幫助。
寫作部分,養成了每天抄朝日新聞中的天聲人語的習慣。然而始終分數卡在那裡不上不下,後來就將作文的範例進行抄寫,加上佳句背誦。寫作時時間計算也是非常重要,技巧上其實跟練中文作文類似。 
鄭禹彤學姊,日文從零開始,在 JPTIP 學習半年後赴日,目前就讀「武藏野美術大學」。
 

關於留學生試驗 - 綜合科目(社會篇)

試驗時間為 80 分鐘。
受到台灣高中內容豐富、充滿難度的社會教育,除了日本經濟史及現代史(1853 年黑船事件以降)需要重背、國家各種組織及宏觀經濟學必須用些邏輯思考外,都可以順利度過的啦!
 
以「ハイレベル総合科目」為主,沒背過的地方第一次畫藍線、第二次讀還是忘的畫紅線、第三次讀陌生的畫螢光筆橘線、第四次粉紅螢光筆塗上去,最後一次以紅細馬克筆畫下。綜合五次讀起來大概也過了一年了。各種專有名詞(片假名一大堆)的部分,我寫了類似辭典功能的第一筆記!另外寫字過於費時的關係,考前三個月,歷史、經濟、政治等科目以電腦打字做第二筆記,於考前一兩週印出來,供大考前十分鐘使用。
最後大量作題包括「長沼式確実シリーズ総合科目」、「行知學園綜合科目模擬試題」等,歷屆考古題及其他補習班的模擬試題,並把錯的題目剪貼成,錯題第三筆記,以實際題目去檢驗自己的思維,同時寫下相關年代、數據、專有名詞。

我認為與台灣大考最不一樣的出題方向在於,日本題目喜歡連結到世界各國的經濟數據、經濟歷史,這也是與島國重視國際貿易息息相關吧。許多日本高中生及商業人士,會於新年更買每年的各國數據,而題目很自然就是從中挖空,去分享哪國進出口什麼貨物、哪個城市人口及從事服務業比率等等... 地理方面的圖表能力及地圖看圖能力尤其重要。
 

美術大學校內甄試 - 小論文篇

與留學生試驗的作文做連結,但延伸成主題全部與美術相關。可能會問考生,對於日本美術史、近代日本美術、近代美術、自己最喜歡的畫風作家等等為軸心出題,以此看出考生的審美觀及美學思考。尤其是外國人入試制度中,多摩美術大學是全系都必須考小論文,而其中美術學科會再考ㄧ個系上自己的小論文。
武藏野美術大學的部分,是給一篇文章,要考生做贊成或反對論述。然而只有想法會很空洞,更重要的在於累積實例論證。比方說:日本美術史中可以看見當時人們的生活模式及文化。論證可以為,江戶時代的浮世繪展現當時的女性服裝美學,並深刻影響後印象主義的構圖及色彩。
 

美術大學校內甄試 - 面試篇

與準備大學校內甄試的小論文類似,但更注重個人的經驗。我考過的武藏野美術大學、多摩美術大學、女子美術大學皆採個人面試。其中前兩者為十分鐘,後者為二十分鐘。三間大學皆是以一比八的方式進行,系上專人教授皆會出現。中間的通常為系主任,而中間三位教授為主要問問題者、右邊大部分在做筆記、左邊大部分在... 思考,然而還是必須與每位教授視線交會。

發問內容以備審資料中寫下的志望動機為主、學習計畫為輔。通常以個人經驗為中心發展話題。雖然面試很緊張,但想著教授也是人,當成與前輩們討論藝術會變得更好發揮。事前於學系網站中查詢教授的長相及背景,可以使自己對教授們更面熟。
此外,把官網會寫下教授們希望收怎樣的學生,並把自己洗腦成那個模樣,就有機會被看見!以我的經驗來說,他們問了我「除了被藝術療癒以外,藝術也會產生人類的不同情緒,對於近期的恐怖畫展有什麼想法?」「是否有研究過台灣原住民藝術?(那個教授認為文化人類學是藝術的根本)」等等。近期的藝術活動及強烈的留學動機、對藝術的熱情尤其重要。
 

心得感想

我認為這段時間可以靜下來進行充分自我對話。雖然比自己日文好的人很多、前方充滿未知,但只要相信現在努力一點、未來會美好一點,試過了自己就不會後悔了,是一樣的道理。台灣或許有很多因素,使許多人會考慮讀完大學再讀國外研究所。然而日本人讀研究所的比率實屬不高,反而大學三年級就開始找工作(就職活動)。再讀日本的大學以後,才發現原來有來自各地,中國、印尼、泰國、美國... 等國家的高中生這麼早就嚮往國外的大學,眼界開的早,也更懂得與多國人互動、去接受多重刺激及包容。希望有留學願望的大家,都能順利完成自己這份願望,趁自己還敢作夢之時...。
分店據點

登入

記住我的帳號密碼
忘記密碼

沒有帳號,免費註冊